谭生彬(1911—1980),延长县安沟乡阿青村人。在延长一高上学。期间他广泛阅读了《新青年》《向导》《马克思主义浅说》《共产党宣言》等进步书刊。1927 年 4 月,经董耀卿、胡金城介绍,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次年春转入中国共产党员。入冬,成立共青团延长县特区委员会,谭生彬首任团委书记。1929 年 10 月,延长党组织和陕北特委失去联系,党的活动转入农村。谭生彬深入农村,协助南区党支部发展党员 20 多名。1930 年 2 月 5 日晚,谭生彬和共产党赵文尉等人到后九天寨做兵运工作。1932 年 5 月,谭生彬、史文华、高义华发动全县农民抗粮抗款。动员上万名农民包围县城,抗粮抗款。围城 10 天,县政府迫于群众压力,惩办凶手,答应了群众缓交粮款的要求。1933 年 2 月,谭生彬和马德林、曹土荣、马宜超等找到陕甘宁特委,加入红军骑兵连。同年 5 月,红 26 军主力奉命南下秦岭山一带开辟新区。6 月在终南山陷入重围,虽突围但因力量悬殊,红26 军损失严重。谭生彬突围后沿途揽工讨饭,坎坷辗转,8 月初回到延长。11 月,谭与陕甘宁特委回县的刘维舟、黑志德接上党的关系, 成立中国南区委员会,谭任区委委员,领导阿青、皇庆寺两个党支部, 积极开展工作。1935 年 5 月 30 日,刘志丹率红军解放延长,成立延长革命委员会,“前政”总指挥部决定由谭生彬任主席。9 月 18 日,在赵家塬村召开首次苏维埃代表大会,谭生彬当选为延长县苏维埃政府主席。他组织领导全县开展民主选举,建立区、乡苏维埃政府,并设立各级职能部门,组建赤卫军大队。是年冬,开始领导全县农民打土豪分田地,使农民翻身作主。1936 年 1 月,中国工农红军东征经延长。谭生彬组织全县军民,大力协助红军总兵站搞军供支前工作。工作出色,成绩显著,受到毛泽东主席亲自接见。毛主席亲自批准发给谭生彬三号驳壳枪 1 支,以资奖励。毛主席离开延长前,延长石油厂请毛主席吃饭,谭生彬作陪,席间,毛主席指着谭说:“我是大主席,你是小主席,你这个小主席搞得不错嘛!”表扬肯定了谭生彬的工作。1936 年 6 月,国民党 42 师 247 团刑海亭部及豪绅还乡团侵犯延长,谭生彬带领全县军民,开展游击战争,经常袭击国民党军及还乡团。1937 年谭任延长县民主政府县长。1938 年—1940 年 1 月, 任延长县抗敌后援会主任。兼任县保安大队队长。1941 年任陕甘宁边区抗战运动委员会副主席,1942 年入中央党校学习,1944 年 4 月任延安大学行政系副主任,西北军区政治部组织部部长兼党支部书记。1945 年,谭被选为中共七大代表,出席了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全国解放战争时期,谭生彬历任陕甘晋绥联防军党委委员、陕甘晋绥联防军政治部、组织部部长,中共子长县委书记,西北军区政治部、组织部部长等职。新中国成立后,谭生彬历任中共西北局纪律检查委员会副书记,西北军政委员会人民监察委员会秘书长, 西北行政委员会人民监察委员会副主任,秘书长,监委党组副书记,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部监察司司长、部长助理等职。六十年代初,谭生彬调任青海省委书记处书记。1963 年因“习仲勋反党集团”问题受到株连,被错误地撤销省委书记处书记职务,此后一直降职使用, 含冤十多年,忍辱负重,坚持工作。“文化大革命”中,谭生彬又惨遭迫害,家属亦受株连,1980 年 5 月 26 日病逝于北京。
谭生彬逝世后,中共中央组织部1980 年6 月17 日为他平反结论。6 月 28 日在北京医院举行了隆重的遗体告别仪式;6 月 30 日在八宝山革命公墓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追悼会由国务院副总理余秋里主持,化工部部长孙敬文致悼词,华国锋、叶剑英、邓小平、李先念、陈云、彭真、邓颖超、胡耀邦、赵紫阳、王震等国家领导人及国务院, 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中央组织部,人大常委会法制委员会,化工部,中共青海省委、省政府,中共陕西省委、省政府,延长县委, 锦西化工厂等单位敬献了花圈。党和国家领导人余秋里、康世恩等, 谭生彬的亲属及生前友好,化工部机关和在京直属单位的群众代表500 多人参加了追悼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