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战争时期的主要贡献
1936年9月16日,根据中共陕甘宁省委决定,红三团协助当地人民群众,在单家集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静宁县委员会,浦耕钟任县委书记;选举产生了静宁县苏维埃政府,马云清(单家集农民)任主席。西征红军在单家集驻扎40多天,组建了120多人的游击队,打土豪、分果实,使单家集人扬眉吐气,亲自体会到人民当家做主的权力。“红军热爱人民,人民拥护红军。”红军撤离时,有10多名青年参加了红军,走上了革命道路。红军走后,海固工委在单家集设立了联络站,先后选派卫一吾、王玉民、马长林、车万宝等同志,到单家集开展革命工作,他们宣传抗日,收集情报,发动群众,筹集粮款,为革命做出了贡献。红军驻扎西吉期间,开展的丰富多彩、扎实红军每到一地,都召开群众会议,张贴布告,书写标语,宣传党的政策。团政委萧锋曾两次去西滩村和阿訇谈话,及时将毛主席和彭德怀司令员的信交有效的军地工作,反复说明红军不没收回族寺院土地等党的民族政策,并亲自到公易镇开展宣传和调研工作,同回族老人谈心,争取宗教上层人士和广大回族群众的信赖和支持,为迎接红二方面军做了充分的准备,创造了有利的条件。红军积极帮助开展地方工作,以兴隆镇为中心,大力创建新苏区和地方武装,把苏区扩展到西(安)兰(州)公路两侧。
抗日战争期间,单家集有30多名回族青年,奔赴抗日前线,与日寇浴血奋战。其中,单兴忠为国捐躯,血染疆场,单家集群众捐款慰问其家人,并赠送条幅“威震乾坤、气壮山河”以示纪念。
红军刚进入平峰镇时,饱受战乱之苦和土匪抢夺劫杀的人民,跟躲"国民党军"、躲"土匪"一样躲着红军。但事实是,红军长征经过平峰镇,不但对地方人民秋毫无犯,还倾其所能帮助当地人民,建立了鱼水情深的军民关系,让平峰镇的人民从国民党军阀统治、土匪四起、恶霸盛行的战乱中彻底明白,红军才是真正的人民军队,人们便开始爱护红军,拥戴红军了,并且还留下不少佳话。
革命简史
1935年10月5日,毛泽东率中央红军途径单家集,当地群众盛情接待。在清真寺北厢房,主席与阿訇马德海促膝交谈,阐明党和红军各民族团结、平等以及尊重回族习俗等政策,并夜宿于此。
1936年7月,由彭德怀任司令员兼政委,率红一军团、红十五军团、红二十八军等西征,再次经过单家集,建立红色政权,并开展武装革命斗争,广大回汉群众为支援红军筹集300多套棉衣、500多匹土布、300余双军鞋、200多只羊、5万多块现洋,并送回了在长征时因病或伤残流落在这里受群众保护养伤病愈的红军战士。
1936年9月至10月,红四方面野战军特别支队红一军团一师三团作为先行,在讲台堡发动群众,建立苏维埃政府及农会,为红军三大主力的会师做好了准备工作。
10月21日,贺龙、任弼时、关向应、刘伯承在今宁夏西吉县平峰镇(时属甘肃庄浪县)与红一方面军第一军团代理军团长左权、政治委员聂荣臻和政治部副主任邓小平亲切会面。
10月22日,红二方面军总指挥部率二军团(军团长和政委由贺龙、任弼时兼)到达将台堡,同红一军团领导及所部第二师(师长杨得志、政委肖华)会师;会师部队11250人在将台堡东侧的大场上举行了联欢会。当晚24时,左权、聂荣臻向彭德怀司令员和毛泽东主席发电报告了情况:“二方面军一部及贺、任、关、刘于今日到将台铺(堡)、硝河城,余部明日可到。”
10月23日,红六军团(军团长陈伯钧、政委王震)到达将台堡以南约20公里的兴隆镇,同红一军团第一师(师长陈赓、政委杨勇)会师。